南宁时期(1958年—2007年)
B1:
(一)两校并肩——广西大学恢复重建,广西农学院迁址南宁(1958年—1960年)
[文]1957年底,根据广西各族各界人民的要求,广西省长韦国清上将向周恩来总理和中宣部、教育部汇报,要求恢复重办广西大学。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58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办。这时,在省人民政府的安排下,广西农学院也从桂林迁址南宁市西郊,与广西大学毗邻,两校同时开始建设新校区。
[图](1)重建时的广西大学校园。
(2)重建时的广西大学校门。
(3)农学院南宁新校址平面图。
(5)农学院师生建校劳动场景。
B2;重建广西大学(1958年—1960年)
[文]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自治区党委决定提前重办广西大学,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兼任校长,将正在筹建的广西工学院并入广西大学,校址选在南宁西郊原越南育才学校,设理、工、文三科10个系并于当年7月开始招生。
[图](1)广西大学筹委会名单:
主 任:覃应机
副主任:莫廼群、葛 震
委 员:石兆棠、刘毅生、农康、陈东、陆地、余明炎、何忌、李德观、林克武、林山、郑建宣、雷沛鸿
(2)韦国清校长(任期:1958—1966)。
(3)黄传林书记(任期:1958—1966)。
(4)张云逸、谢扶民到校视察。
(5)韦国清为化工楼剪彩。
(6)重建时校大礼堂;
(7)重建时的图书馆西馆;
(8)重建时的部分校领导(左起:校党委书记黄传林、副校长郑建宣、崔毅、邓济);
(9)专业设置
机械系(主任:余克晋)→机械制造工艺及自动化、内燃机制造、铸造工艺;
电力系(主任:杭维翰)→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及电器制造、工业电器自动化;
土木系(主任:尹政)→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材料、水力发电建筑;
矿冶系(主任:汪占辛)→采矿、冶金;
化工系(主任:肖达文)→无机物工学、有机合成;
数学系(主任:龙季和)→计算数学、计算力学、数学;
物理系(主任:杨溪如)→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物理;
化学系(主任:刘启邠)→分析化学、高分子有机化学、化学;
外文系(副主任:陈永祯)→俄语、英语。
地理系(未招生)
生物系(未招生)
B3:(广西大学)
(10)首届招生情况表:
系 、 专 业 |
招生数 |
矿冶系采矿专业 |
123 |
电力系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 |
113 |
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专业 |
123 |
化工系无机物工学专业 |
123 |
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
122 |
数学系数学专业 |
61 |
物理系物理专业 |
61 |
化学系化学专业 |
63 |
外文系俄语专业 |
62 |
(11)师资结构(教职工271人):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教员 |
助教 |
干部 |
工人 |
14 |
6 |
11 |
117 |
60 |
63 |
(12)重建时的部分教授照片:郑建宣、杭维翰、余克缙、尹政、龙季和、肖达文、杨溪如
(13)重建时的部分教职工合影;
(14)广大师生以满腔热情投入建校劳动;
(17)校领导参加建校劳动;
(18)覃应机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报告。
(19)谢觉哉来校视察并在教师大会上讲话;
(20)徐特立给师生作报告;
(21)徐特立为学校题词。
(24)师生参加大炼钢铁。
B4:农学院迁址南宁
[文]1958年,广西农学院迁至南宁后,在开始新校区建设的同时,国家开始了教育革命大批判,否定了此前的教育改革,对知识分子作了错误的估计。
[图](1)广西农学院迁校委员会名单:
主 任:孙仲逸
副主任:陈清源
委 员:周百嘉、吴如岐、黄亮、蔡灿星、黄翠玉、郭福臣、陈铭玉、左国金、黄丽青、刘富娇、李贵华、莫家齐
(2)第一届党委书记:刘 群(任期:1958—1966);
(3)陈清源副书记。
(4)实行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展勤工俭学,图为农科基地——气象试验场
(5)农科基地——玉米高产试验地;
(6)学院在宁明建立“教科产”三结合基地,图为师生在基地实习。
(7)师生参加反右倾瓣论会
(8)广西农学院反右倾大会会场
[文]从1960年起,在大办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盲目新增专业,扩大招生。全院专业增加到12个,在校生达1930人。
[图](1)成立永宁人民公社广西农学院分社;
(2)专业设置:
农学系—→农学专业、热带作物专业;
牧医系—→畜牧专业、兽医专业;
园艺系—→果树蔬菜专业;
植保系—→植保专业、土壤农化专业;
农业气象系—→农业气象专业、农业物理专业;
农机系(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专业、农机设计制造专业、拖拉机设计制造专业。
B5:(广西农学院)
[文]这一时期,广西农学院的科研工作开始起步,并取得一批成果。
[图](1)猪的人工授精研究;(2)《黄牛杂交改良》研究获得成功;(3)《红薯瘟的防治研究》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4)建立农业同位素研究室。
(5)研究人员在同位素研究室进行研究。
[文]1958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林学系迁往柳州沙塘,与柳州林校合并成立广西林学院,设林业、采运、林机、林化四个系,梁唐晋任院长。
[图](1)沙塘林学院校址;(2)林学院学生宿舍;(3)梁唐晋院长。
B6:(二)重整旗鼓——贯彻《高教60条》(1961年—1965年)(广西大学)
[文]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60条》)。通过贯彻《高教60条》,学校工作全面走上正轨,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图](1)重建后首届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合影(3张拼接);
(2)重建后首届五年制本科毕业生合影;
(3)重建后数学系首届毕业生;
(4)重建后外语系首届毕业生。
(5)1963年,召开中共广西大学第一届代表大会,黄传林当选为党委书记,邓济、黄羽任副书记。图为全体代表合影;
(6)关于提高教学质量措施的意见;
(7)召开第一届科学报告会,图为邓济副校长在我校第一届科学报告会上的讲话;
(10)1963年8月23日,召开第一届团代会,图为共青团广西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书记:杨玉晞;
(11)广西大学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成立,图为第一届工会主席龙季和教授。
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广西大学)
[文]从1963年7月,根据中央的通知,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
[图](1)教职工参加社教运动;
(2)杭维翰教授等勘探设计的水口电站;
(3)实行开门办学:水建专业和发配电专业六0级东兰巴马毕业设计队全体师生合影;
(4)电力系欢送63届毕业同学;
(5)1964年3594班到广州参加毕业设计实习。
(6)1963年3594班全体同学到武汉生产实习。
(5)1958—1965年在校生表
年度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在校生数 |
1958 |
831 |
|
831 |
1959 |
891 |
|
1693 |
1960 |
1081 |
|
2410 |
1961 |
196 |
|
2692 |
1962 |
153 |
270 |
2602 |
1963 |
375 |
674 |
2305 |
1964 |
412 |
1074 |
1637 |
1965 |
504 |
594 |
1525 |
B7:重整旗鼓——贯彻《高教60条》(1961年—1965年)(广西农学院)
[文]从1961年开始,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60条》),学校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同年,广西林学院并入,设林学系,撤消广西农机学院。
[图](1)孙仲逸院长在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与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2)专业设置
农学系:农学、农业气象;
林学系(主任:陈清源):林学(于1963年从柳州沙塘迁回院本部,由蔡灿星任主任);
农机系:农业机械化;
牧医系—→畜牧、兽医;
植保系—→植保、土壤农化;
园艺系—→果树蔬菜;
基础课委员会;
函授部。
(3)林学院梁唐晋院长改任农学院副院长。
(4)广西农学院专业调整表;
师资培养
(5)师资结构表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10 |
11 |
44 |
236 |
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西农学院)
[文]从1963年开始的“社教”(又叫“四清”)运动,波及学院,全院前后共派出1000多师生参加。1966年贯彻《春节讲话》,实行半农半读。
[图](1)学生参加“四清”运动。
(2)贯彻《春节讲话》,进行社会调查,图为社会调查报告。
(3)1958—1966年毕业生及在校生表;
年 度 |
毕 业 生 |
在 校 生 |
1958 |
65 |
1145 |
1959 |
137 |
1552 |
041960 |
348 |
1900 |
1961 |
245 |
2340 |
1962 |
228 |
1624 |
1963 |
557 |
1766 |
1964 |
912 |
1151 |
1965 |
478 |
1015 |
1966 |
|
1004 |
B8:(三)十年磨难——“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广西大学)
[文]这一时期,是学校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从1966年到1970年,学校连续五年没有招生,教学工作陷于停顿。两派武斗和打、砸、抢,使校舍遭到破坏,许多图书资料、仪器设备被毁。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增设中文系,开始逐步恢复各专业和教学工作。到1975年,在校生达到2884人。
[图] (1)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工宣队队长黎炎怀任校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2)工宣队长黎炎怀。
(3)陈秉德革委会主任(军宣队长,任期:1972.10~1973.10);
(4)黄传林书记(任期:1973.10—1981.7);
(5)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入学;
(6)学校欢迎工农兵大学生;
(7)1971年新生接待站;
(8)工人大学生;
(9)专业设置:
机电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内燃机、铸造工艺及设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电气与自动化;
化学化工系—→无机化工、化工机械、分析化学、基本有机合成;
土木系—→水利水电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
矿冶系—→采矿、冶金;
物理系—→半导体器件、无线电技术、物理;
数学系—→数学;
中文系—→新闻、文学创作、理论写作;
基础部—→英语、日语。
(10)学校新设中文系时,调入了一批由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下放劳动的学者、作家,其中有鲁迅研究专家王士箐等,广西师范学院也支援了一批师资。图为作家秦似。
(11)电力系师生和大厂矿务局工人技术人员一起研究电机运行中的新技术;
(12)房建专业七二级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图为老工人给学生讲课;
(13)1976年,《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
(14)电力系首届工农兵学生毕业生合影;
(15)中文系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合影;
B9:(三)十年磨难——“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广西农学院)
[文] 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打乱了学校的办学秩序,两派武斗,仪器设备被毁,田地荒废,连续四年停止招生,给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971年开始招收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农学:200人;牧医:120人;林学:80人。
[图](1)铺天盖地的大字报;
(2)成立广西农学院革委会,工宣队队长毛亚东任第一副主任。
(3)“文革”期间被迫害、含冤辞世的冒兴汉教授。
(4)院核心领导小组组长、革委会主任:范毅(军代表,任期:1971—1975.11)
(5)临时党委会书记、革委会主任:何奎(任期:1975—1978)
(6)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人学。
(7)农学系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合影。
(8)林学系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合影。
(9)牧医系首届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合影。
(10)广西劳动大学并入,图为劳动大学校门。1973年,林学系迁往该处办学。
(12)来宾林学分院76级毕业生合影。
(13)学朝农,办分院,图为桂北分院教学楼。
(14)桂北分院办公楼。
[文]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学院许多教师仍坚守岗位,探索真理,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一批可喜的成果。
[图](1)周百嘉教授主编的教材《植物学》,成为中南五省农业院校统编教材的蓝本;
(2)张先程副研究员的杂交水稻三系选育获得成功,受到国家科委奖励。
(3)金孟肖教授坚持在南宁市郊进行生物防治试验。
B10:(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1977年—1981年)(广西大学)
[文]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学校进入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时期。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工作全面恢复正常。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上来。
[图](1)覃应机校长(任期:1978.12—1982.3);
(2)黄传林书记(任期:1978—1981.7)
(3)首次评定职称表
(4)学校首批评定的三位教授之一唐兴祚教授。
(5)学校首批评定的三位教授之一甘怀义教授。
(6)首批选送出国留学的中青年教师王维亚。
(7)首批选送出国留学的中青年教师韦树英。
[文]1978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首批获得4个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教育开始起步。1982年授予首批硕士学位6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1581人。
[图](1)首批硕士学位点名称: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机械制造、内燃机。
(2)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郑建宣教授;(3)首批招收研究生的硕士生导师余克缙教授与研究生合影;(4)首批招收研究生的硕士生导师曹硕生教授在给研究生上课;(5)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龙季和教授。(6)81届毕业典礼;(7)恢复高考后首届毕业生生(81届)合影;(8)校领导给82届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9)校领导与首届研究生毕业留影。(10)物理专业82届毕业生合影。
B11:学生规模(广西大学)
(1)1977—1982年学生增长图
年度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在校生数 |
1977 |
810 |
800 |
1855。 |
1978 |
917 |
979 |
2781 |
1979 |
513 |
598 |
2685 |
1980 |
716 |
475 |
2930 |
1981 |
799 |
786 |
3720 |
1982 |
905 |
1644 |
2975 |
(2)创办少数民族预科班,首届招生60人;
向科学进军
[图](1)孙鉴明的《大新县那岸水电站混合型大头坝设计》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优秀科技成果奖。(2)高华的《EDTA络合铁脱硫》1978年5月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
(4)获广西科学大会奖励项目一览:
郑建宣等:《合金系的状态图》;
唐兴祚:《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研究》、《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的改革及简化》、《用中性点外加电容法测量发电机电压系统的电容电流》;
王维亚等:《可控硅龙门刨床的研究》;
周元芳等:《功率步进电机的研究》;
许俊远:《半自动三坐标铣床》;
吴景峰等:《电磁防垢器在制糖工业中的应用》;
水力学教研组:《水力附敷设水底电缆冲放器》;
何淑文等:《双腔组合氨分子激光器的研制》;
物理系:《DJSK-1型直接数字控制仪》;
李德辉等:《商用电子称的研制》;
蒙耀英等:《人工降雨催化剂——介醛的研制》;
冯冠东等:《小型高速柴油机的噪声及其研制》;
孙鉴明:《大新那岸水电站混合型大坝设计》;
高华等:《脱硫喷射再生槽》。
B12:(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1977年—1981年)(广西农学院)
[文]随着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学院进行了拨乱反正,平反了冤假错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恢复了老干部、老教师的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院设有18个专业,招收新生690人。
[图](1)孙仲逸院长(任期:1976—1984)
(2)陈清源书记(任期:1976—1985);
(3)全院共平反“文革”和历次运动的错案160起,图为平反后的老教师在备课;
(4)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新生入学教育动员大会;
(5)79级新生入学教育;
(6)1979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图为孙仲逸院长与首批非洲留学生在一起。
(7)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看望老师孙仲逸教授。
(8)专业设置:
农学系:农学、农业气象、甘蔗;
牧医系:畜牧、兽医、家禽及禽病防治、淡水渔业;
植保系:植保、土壤农化;
农机系: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管理;
园艺系:果树、蔬菜;
林学分院:林学、油茶;(1983年从来宾迁回南宁邕武路二塘)
热作分院:热带作物、茶叶专业;(1982年改为广西农垦职工大学)
基础部:
(9)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
(10)学生做实验。
(11)建立热作分院,图为热作分院教室。
(12)左国今教授在上课。
(13)实验室建设获全国高校先进集体。
B13:师资培养(广西农学院)
(1)孙仲逸教授辅导青年教师马庆生;
1978年11月恢复教师职称评定。前三批评定职称表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8 |
35 |
363 |
189 |
科学研究
[图](1)猪的人工授精研究项目等三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王丕建教授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埃及国际水牛大会“科学先驱者”奖;(2张)
(3)王丕建教授在埃及国际水牛大会上作学术报告;
(4)张先程副研究员的杂交水稻三系选育获得成功,受到国家科委奖励。
(4)张先程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1981年国家特别发明奖;(2张)
B14:(五)开拓进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1982年—1991年)(广西大学)
[文]这一时期,学校的各项改革逐步推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图](1)侯德彭书记(任期:1981.7—1982.3);校长(任期:1982.3—1986.9);
(2)覃光恒书记(任期:1982.4—1985.11);
(3)关烈夫书记(任期:1985.11—1988.11);
(4)王奇浩校长(任期:1986.9—1990.1);
(5)覃宏裕书记(任期:1988.11—1993.8);
(6)建校55周年庆祝大会(1983年);
(7)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1988年);
(8)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来校视察并在学生食堂与学生交流;
(9)国家教育部部长何东昌来校视察;
(10)改革初期校领导。
(11)1986年12月13日,广西大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开幕(上)王奇浩校长主持大会预备会议(下);
(12)院系设置:(1991)
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铸造、内燃机(1989年起按大类招生);
电力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工业电气与自动化;
土木系:水利水电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筑学;
化工系:无机材料(硅酸盐)、有机合成、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材料;生产过程自动化;
矿冶系:采矿;
轻工系:制糖工程、食品工程、制浆与造纸;(注:该系由广西工学院并入而设。广西工学院于1982年由原广西机械学院、广西轻工学院、广西化工学院合并组建,1985年并入广西大学。)
数学系:数学、应用数学;
物理系:无线电技术、物理;
化学系:化学、工业分析;
中文系:新闻、汉语言文学;
哲学系:哲学、
外文系:英语、日语;
法律系(1983):法学;
经济系(1984):政治经济学、金融;
干训部(专科1984):发配电、经济管理;
柳州分校。
B15:(广西大学)
硕士学位点
工科 |
理科 |
文科 |
机械制造、计算力学、机械学、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无机化工 |
凝聚态物理、基础数学、理论物理、应用数学 |
政治经济学、新闻学、汉语史 |
学生规模;
1983—1992年校学生情况表
年度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在校生数 |
1983 |
1445 |
525 |
3851 |
1984 |
1147 |
674 |
4234 |
1985 |
1983 |
1004 |
5793 |
1986 |
1425 |
1067 |
6362 |
1987 |
1473 |
1906 |
5869 |
1988 |
1609 |
1370 |
6056 |
1989 |
1460 |
1605 |
5888 |
1990 |
1609 |
1548 |
5712 |
1991 |
1451 |
1633 |
5403 |
教学改革
[图](1)广西大学评发教学质量优秀奖办法。
(2)广西大学试行学分制的意见。
(3)关于改进考试办法的补充规定。
(4)关于机械系试行按系招生、分段培养的批复。
(5)曹硕生等:《创建教学实验基地,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获1989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6)学校获国家教委颁发的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7)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
(8)林忠岳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9)林小峰《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10)程岗《法律基础教程》获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科学研究
(11)1988—1991年承担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奖情况表
|
承 担 项 目 |
获 奖 成 果 |
年度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其它 |
国家级 |
省部级 |
1988 |
2 |
1 |
28 |
1 |
4 |
1989 |
6 |
2 |
39 |
|
5 |
1990 |
6 |
1 |
26 |
1 |
35 |
1991 |
7 |
12 |
33 |
|
4 |
(12)郑建宣、庄应烘等:稀土合金相图和相关系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3)柯尊敬、杨朝海等:裂土基特性及其在路堤、路堑、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技术条件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B16:(五)开拓进取——改革开放不断深入(1982年—1991年)(广西农学院)
[文]从1982年开始,学院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
[图](1)骆汝聪院长(任期:1984—1989)
(2)肖含艳书记(任期:1985—1989)
(3)马继汇书记(任期:1 989—1993);
(4)马庆生院长(任期:1989—1992);
(5)工作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农业部副部长刘锡庚、相重阳来校视察;
[文]到1991年,学院已发展成为理、工、农、师范等门类的多层次、多科性、综合性的农业院校,设有9个系,16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3072人。
[图](1)1985—1992年招生、毕业生、在校生增长图
年 度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在校生数 |
1985 |
1117 |
568 |
2800 |
1986 |
1105 |
607 |
3274 |
1987 |
936 |
834 |
3269 |
1988 |
955 |
905 |
3278 |
1989 |
959 |
941 |
3293 |
1990 |
833 |
919 |
2797 |
1991 |
969 |
1026 |
3072 |
1992 |
1309 |
1002 |
3362 |
学位点建设
[图](1)1985—1991年硕士学位点及招生情况表
年度 |
学位点名称 |
招生数 |
1985 |
动物繁殖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26人 |
1991 |
动物繁殖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微生物学、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营养学、森林生态学、农业经济与管理、植物营养与施肥、昆虫学、农业机械化 |
159人 |
(2)招收首位博士生的博导马庆生教授。
(3)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点;
(4)动物繁殖学硕士点;
(5)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硕士点;
(6)森林生态学硕士点;
B17:(广西农学院)
教学改革与管理
[文]从1985年开始,学院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体制,健全教学规章制度,实行学分制和弹性教学制度,通过教学评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图](1)1992年获广西区优秀专家1999年获国家一等功奖奖励莫家让教授的获奖证书;(2)莫家让教授主持的《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提高质量,促进粮食增产》,获1990年国家教学成果优秀奖、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3)1984、1991年师资结构对比表
年度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教员 |
助教 |
合计 |
1984 |
14 |
37 |
312 |
42 |
189 |
405 |
1991 |
22 |
195 |
266 |
|
194 |
677 |
|
|
|
|
|
|
|
|
(4)1978年以来,先后选派了93名教师出国留学或进修,图为获得博士学位的部分青年教师。
办学条件
[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和教职工的的工作生活条件获得较大改善,校园环境大为改观。
[图](1)实验中心大楼;(2)高校实验室建设先进集体;(3)美丽的校园——碧云湖。
科学研究与支农扶贫
[图](1)唐纪良博士(左)用基因重组等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的高产黄原胶遗传工程,属国内首创,图为该成果的鉴定会。
(2)莫家让教授主持的万亩水稻高产综合开发获得成功。
(3)卢克焕教授主持的《黄牛胚胎工程研究》,获得完全体外化胚胎培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紫花芒、桂香芒研究与推广,获自治区1996年三待重奖,奖金10万元。(2张)
(5)农学系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6)科技管理先进单位。
对外交流
[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七五”期间,共有美、日、英、德等14个国家的83批、517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先后聘请了4名外籍外语教师,派出留学生79人,出国学习、考察、访问28人。
[图](1)孙仲逸院长与来访的美国植物病理学家座谈;(2)日本歧阜大学校长接见我校访问团;(3)与日本歧阜大学签定友好合作交流协议;(4)外籍教师在上课。
B18:(六)加速发展——广西大学挺进“211工程”(1992年—1997年)
[文]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从1992年开始,广西大学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学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广西大学的发展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图](1)陈光旨校长(任期:1990.1—1995.2);
(2)马继汇书记(任期:1993.8—1997.7);
(3)郑志鹏校长(任期:1995.2—1997.3);
(4)吴恒常务副校长(任期:1995.2—1998)
(5)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锡铭来校视察;
办学规模
[文]到1997年,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经、管、法多学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有4个学院,12个系,2个教研部,39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点。
[图](1)院系、专业设置:
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铸造、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力发动机;
电气工程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设备运行及维修(专科);
土木工程系:建筑学、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化工系:化学工艺、精细化工、化工设备与机械、硅酸盐工程;
轻工系: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矿冶系:工业外贸、采矿工程;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数学、会计学、应用数学;
物理系:物理、技术经济、电子工程、应用电子技术(专科);
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中文秘书(专科)、广告学(专科);
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经济学、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科);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社会管理学系:哲学、公共关系学(专科)、行政管理(专科);
法律系:法学、经济法;
马列主义教研部、体育教研部;
成人教育学院。
(2)经济学院成立时的院领导;(3)文化与传播学院成立大会;
学位点建设及人才培养
[图](1)1996年学位点、导师及在校硕士生数
学 位点 数 |
导 师 数 |
在校硕士生数 |
文科 |
理科 |
工科 |
硕士生 |
研究生班 |
21 |
36 |
29 |
98 |
279 |
413 |
(2)1992—1996年在校生情况表
年度 |
招生数 |
毕业生数 |
在校生数 |
1992 |
2204 |
1358 |
6094 |
1993 |
2500 |
1293 |
7333 |
1994 |
1927 |
1472 |
7733 |
1995 |
1972 |
1972 |
7720 |
1996 |
2145 |
2244 |
7591 |
(3)学校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先进集体。
(4)开办国际贸易专业试点班,图为开办国际贸易专业请示报告。
B19:(广西大学)
教学改革
[图](1)成立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
(2)实行学分制:《广西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4)教学成果:华楚生等:《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实验设计与更新改造》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队伍建设
(5)1996年教师队伍结构
队伍组成 |
职称结构 |
学历结构 |
年龄结构 |
专任教师 |
实验教学人员 |
其他教学人员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博 士 |
研究生 |
35岁以下 |
36至40岁 |
41至50岁 |
51至55岁 |
56岁以上 |
1016 |
163 |
117 |
92 |
379 |
395 |
150 |
21 |
288 |
498 |
104 |
96 |
87 |
231 |
(6)杨振宁博士受聘为广西大学名誉教授;
重点学科建设
(7)自治区重点学科表
重点学科名称 |
学科带头人 |
制糖工程 |
黄悦刚、卢家炯 |
机械工程 |
何国金 |
结构工程 |
秦荣 |
生物化学工程 |
梁智群 |
国际贸易 |
刘朝明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庄应烘 |
电气工程 |
王辑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苏德富 |
(8)自治区重点学科制糖工程学科带头人卢家炯教授。
(9)自治区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何国金教授。
(10)自治区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秦荣教授。
(11)自治区重点学科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带头人梁智群教授。
(12)自治区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科带头人刘朝明教授。
(13)自治区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庄应烘教授。
(14)自治区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带头人王辑祥教授。
(15)自治区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苏德富教授。
(16)自治区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业测试实验中心
B20:(广西大学)
科研成果
(1)1992—1996发表论文论著统计表
年 度 |
自然科学 |
其 中 |
社会科学 |
论著 |
合计 |
国内 |
国外 |
|
|
|
1992 |
171 |
9 |
162 |
204 |
7 |
375 |
1993 |
234 |
13 |
221 |
220 |
2 |
454 |
1994 |
314 |
32 |
282 |
248 |
|
562 |
1995 |
285 |
21 |
264 |
232 |
|
517 |
1996 |
385 |
28 |
357 |
230 |
6 |
615 |
(2)1992—1996获奖成果统计
年度 |
国家、部委级 |
自治区、厅局级 |
其它 |
发明专利 |
合计 |
1992 |
|
10 |
|
|
10 |
1993 |
1 |
16 |
23 |
|
40 |
1994 |
|
18 |
|
|
18 |
1995 |
1 |
19 |
49 |
|
69 |
1996 |
1 |
68 |
|
10 |
69 |
(3)麦结华《二维流形上的周期运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1993年度一等奖。
(4)孟勤国的《占有概念的历史发展与中国占有制度》被评为1993年度广西精神文明建设“桂花工程”铜奖。
学术交流
[文]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与美、英、日、奥等国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派出200多位教师出国进修、讲学、作访问学者和进行学术交流,邀请了近百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任教。
[图](1)中加合作的膨胀土研究;(2)袁少芬教授1997年在美国休斯敦“北美华人教育研讨会”上的学术发言;(3)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陶维松来校访问;(4)外籍教师在上课。
B21:(广西大学)
“211工程”预审(1996年)
[文]1993年,国家开始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建设设想。广西大学提出力争进入国家“211工程”的目标,并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经过论证、立项和预建设,1996年,广西大学通过了“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开始进行“211工程”预建设。
[图](1)自治区主席办公会议纪要;
(2)自治区成立“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广西大学现场办公;
(3)挺进“211工程”动员大会;
(4)1996年10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广西大学召开“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会;
(5)“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会场;
(6)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在预审会上讲话;
(7)自治区副主席李振潜对预审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8)郑志鹏校长郑志鹏校长向预审专家组汇报我校“211工程”立项论证情况;
(9)预审专家组组长杨叔子教授宣布:广西大学通过“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
(10)吴恒常务副校长在预审会上致答谢词。
B22:加速发展——广西农学院更名广西农业大学(1992—1997)
[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农学院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支农开发、科技扶贫等方面成绩显著,为广西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发展广西的农业高等教育,适应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需要,1992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广西农学院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
[图](1)广西农业大学校大门揭牌仪式;
(2)六十周年校庆庆典大会;
(2)一万多校友、来宾参加了庆典大会;
[文]这一时期,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广西农业大学迅速发展,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开拓了新思路,迈开了新步伐。
[图]①叶家意书记(1993.8~1997.3);
②何友嘉校长(1993~1995.2);
③唐纪良校长(1995.2~1997.3)。
④广西农业大学第五次党代会(1993、10、25)。
⑤民主党派组织表
组 织 名 称 |
恢复或建立时间 |
负责人 |
致公党广西农学院支部 |
1986年4月 |
张梅芳 |
民主同盟支部扩建为总支 |
1986年12月 |
丁玉治 |
农工民主党支部扩建为总支 |
1988年5月 |
陈传铭 |
民革广西农学院支部 |
1989年10月 |
张超 |
九三学社广西农学院支社 |
1990年12月 |
李瑞富 |
民主建国会 |
|
王武陵 |
⑥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
⑦学生文体活动。(3张)
机构改革(1994)
机构改革图 单位:个
名 称 |
原有数 |
调整后数量 |
减少量(%) |
管理机构 |
24 |
17 |
29.2 |
科研机构 |
14 |
12 |
14.3 |
处级领导 |
122 |
89 |
27 |
科级机构 |
47 |
40 |
14.9 |
B23:(广西农业大学)
[文]到1997年,学院新增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4个,全院共有46个本、专科专业。
学位点建设
[图](1)1992—1995年硕士学位点表
年度 |
学 位 点 名 称 |
1992 |
动物繁殖学,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微生物学、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营养学、森林生态学、农业经济与管理、植物营养与施肥、昆虫学、农业机械化 |
1993 |
作物遗传育种学 |
1995 |
植物病理学、动物生产学、禽病学 |
(2)1996年学位点数、研究生数、导师数一览
硕士点 |
硕士生 |
硕导 |
博导 |
博士生(联合) |
15个 |
271人 |
63人 |
7人 |
14人 |
学科建设
[图](1)自治区重点学科分子生物学;(2)自治区重点学科动物繁殖学;(3)自治区重点学科作物育种与栽培学;
队伍建设
[图](4)1996年教师职称、学历机构 单位:人
专任教师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学历 |
671 |
38 |
183 |
266 |
176 |
12 |
98 |
(5)国家“十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唐纪良教授(左)。
(6)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卢克焕教授。
(7)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马庆生教授。
(8)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日波教授(右)。
(9)广西优秀专家李扬瑞教授;广西优秀专家陆申年教授。
(10)广西优秀专家邓国荣教授。
教学改革
[图](1)《广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方案》。
(2)总藏书558460册的图书馆。
(3)邵法焕、林树科等的《结合农村改革和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4)重点教材《甘蔗栽培学》;
实验室建设
(5)1995年,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定为林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6)1996年,分子遗传研究实验室定为农业部农业分子遗传重点开放实验室;
人才培养
[图](7)1993—1996在校生增长图
年度 |
专科生 |
本科生 |
毕业生 |
1993 |
1938 |
2082 |
909 |
1994 |
2463 |
2328 |
1487 |
1995 |
2268 |
2700 |
1380 |
1996 |
2127 |
3345 |
1173 |
(8)外国留学生在稻田实习。
(9)农学、气象95届毕业生(10)兽医专业95届毕业生。
(10)园艺专业95届毕业生。
(11)农工系95届毕业生。
(12)学生文体活动。
B24:(广西农业大学)
科技开发与扶贫支农
[图]①1992—1996年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表;
承担项目(项) |
其 中 |
鉴定成果(项) |
其 中 |
获自治区以上奖励成果(项) |
国家重点推广项目 |
其他项目 |
达国际水平 |
达国内先进 |
236 |
12 |
224 |
81 |
7 |
24 |
76 |
②紫花芒、桂香芒:(紫花芒、桂香芒研究与推广,获自治区1996年重奖,奖金10万元;
③《广西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获1995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④马庆生教授主持的国家第一批高科技项目之一《高效固氮大豆牧草根瘤菌的研究和运用》,在黑龙江百万亩大豆种植中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⑤沿江河50万亩增产综合技术开发;(3张)
⑥牛体外受精胚胎工程项目成功繁育出我国最大的试管牛群
⑦橡胶树种植技术获国家发明证书
⑧国家教委“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
对外交流
[文] 1992年以来,先后为亚、非、欧、澳等30多个国家培养了200多名硕士生、本科生和进修生。
[图]①朝鲜政务院总理来访;②唐校长出访日本歧阜大学;
③邀请来访讲学和学术交流的外籍专家达60多批300人次,图为外籍专家讲学。
(七)两校合并——组建新广西大学(1997年)
[文]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教育战线掀起了强劲的改革热潮,高等教育以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出了“共建、联办、合作、合并,转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的改革路子。
为适应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所国内先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更好地实施广西大学的“211工程”建设,1996年12月,自治区党委决定,将广西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199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顺利实现实质性合并。
两校合并,强强结合,优化了广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广西大学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从此,广西大学进入跨越式加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图](1)1997年3月17日,国家教委批准广西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2)两校合并工作委员会主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振潜在宣布两校合并大会上讲话。
(3)合并庆典大会会场
(4)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李兆焯在两校合并庆典上讲话
(5)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在两校合并庆典上讲话
(6)两校合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基常在合并庆典大会上讲话
(7)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徐爱俐在两校合并庆典上讲话;
(8)两校合并挂牌仪式在原林学院校门举行,校长唐继良讲话;
(9)两校合并挂牌仪式在原农业大学校门举行,校党委马继汇书记讲话;
(10)师生参加两校合并成立新广西大学挂牌仪式;
学校规模
[图](1)机构设置:
党委机构: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各学院党委(总支)。
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群众团体:校工会、校团委。
行政机构: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保卫处、财务处、后勤处、基建处、国际交流处、设备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离退休工作处、招生就业办、经济产业处、审计处、监察室、档案馆、计划生育办。
(2)学院设置:
林学院、农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物技术与糖业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德育教学部。
(3)教辅单位:
图书馆、计算中心、网络中心、电教中心。
(4)科研机构:
工业测试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中心、支农开发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
(5)附属单位:
一附中、二附中、一附小、二附小、林学院校区附小、一幼儿园、二幼儿园。
(6)校办产业(21个公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