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档案馆(在运行)
 首页 | 本馆概况 | 服务指南 | 业务指导 | 规章制度 | 编研与档案利用 | 学会与行业 | 下载专区 | 联系我们 
     
编研与档案利用  
 
 编研成果 
 本校档案利用效果实例 
当前位置: 首页>>编研与档案利用>>本校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正文
兰台荣耀
2025-11-10 16:11 档案馆肖圣菊 


每年暑假的值班对我来说都颇有压力,时间长、电话多,还经常遇上疑难杂症,最棘手是我的查档业务水平不达标,主要原因是我平时的工作范畴基本不涉及查档。

今年暑假也不例外值班六天,各种遇到。涉及的查档类别有常规学籍、财务凭证、科研项目,还有学历认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从1987年查到2024年,从全日制查到成人教育。既有个人需要,也有公务对接(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用途更是涵盖了考察提拔、职称申报、就业入职、出国深造、项目结题、职业资格考试等方方面面。各种查档渠道用尽,数字化系统检索、移动硬盘里翻页、档案柜里提取原件、待上架的临时过渡区地板上摸索。一轮操作下来,对馆藏的熟悉又深了一层,对存在移动硬盘的扫描件也大致掌握了查找方法。白天来,晚上来,工作日来,休息日来。值班结束时,想起那句“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在经历了一番患得患失、如履薄冰后,如释重负又倍感荣耀。

印象最深的是协助学历认证中心核查一份学历的真实性,毕业证复印件上显示入学时间是1987年9月,广西农学院就读专科,需要提供当年的录取新生简明登记表和毕业证书登记表来佐证。按照常规操作,我在广西农学院的卷宗里很快找到了毕业证书登记表,登记编号与毕业证上完全吻合。然而在广西农学院1987年的录取新生简明登记表里,来来回回找了三遍,始终没见对方的名字。看着早已泛黄发脆的纸张,每翻一页,不免心疼和忐忑。无意间发现档案盒最下面有半张洁白的打印纸,上面写着“此盒共137页,已于2024年11月19日全部数字化”。我立马发信息问负责数字化的同事1987年数字化过的录单在哪里查,她回复说在移动硬盘里,但是没有数据,只能逐页翻看。

第二天,是个周六。刚刚经历了一场“夜不能寐”的我,想起还没有查到的这份录单,我又去了值班室。打开移动硬盘,找到扫描件。没有了工作日咨询电话的轮番轰炸,便可以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一页页翻。扫描件比翻纸质的要快,而且平整易看,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档案原件。就这样来回翻了两遍,仍没找见。我又回过头来仔细研究对方的毕业证复印件,发现证书编号有“林专”二字,莫非是林学院的?赶紧打开林学院文件夹,找到对应的1987年录单扫描件,一页页又翻了两遍,依然没找到。难道是预科?带着这个疑问,接着找到林学院1986年的录单,继续一页页翻看。翻着翻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了。定睛一看,在“录取何系科专业”一栏赫然写着“民族预科”。顿时喜出望外,太有成就感了!

恰好这时,教务处负责对接学历认证的老师通过QQ问我关于另一个被核查人的情况,我告诉她已经找到某某的录单了,马上打印给她。她发来一句“您太厉害了!”我在心里也悄悄给自己点了两个赞,竟然也有些佩服自己。

想来,处理这种特殊查档需求,跟一个档案员的综合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既要熟悉馆藏,也要了解校史脉络,还要联想到各种特殊情况——比如预科、留级、转学、转专业等等。既要有平时查档经验的积累,还要有充分的耐心分析思考。我只是在假期值班的时候偶尔为之,已觉不易。可想而知,我那些平日在查档接待岗位上的同事们是怎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埋首在故纸堆里寻找答案,她们不在乎自己的付出有没有被看见,也不在乎是不是经常加班加点,始终围绕查档用户的诉求,就如一位同事在一次交流会上所说,急查档人所急,忧查档人所忧,只为让用户“焦虑而来,满意而归”。这份不为外物所动、始终扎根岗位的执着和守寂持清地默默坚守,用耐心和专业回应每一份期许和信任,为需要的人撑起一份可靠的依托,也是属于兰台人独有的荣耀吧。

 

作者:肖圣菊)

上一条:档案数字化助力学历认证
下一条:兄弟般的情谊
关闭窗口

 

          广西大学档案馆版权所有      

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图书馆北楼二楼    邮编: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