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一代宗师”马君武
马君武,1881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名和,原名道凝,字厚山,别署贵公,号君武。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和民主革命家。中国第一位留德工学博士,中国同盟会第一批盟员,上海中国公学、大厦大学、广西大学第一任校长,曾任同盟会执行部书记长,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交通部部长,广西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抗战爆发后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被誉为“一代宗师”、教育界“北蔡南马”。
马君武自幼苦学,后考入广西体用学堂。1901年自费赴日留学,初与梁启超办《新民从报》,旋追随孙中山革命。1903年,入日本京都大学学应用化学。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马君武为首批盟员,参加起草同盟会章程,被选为执行部书记长,并任广西主盟。1906年回上海创办中国公学,次年赴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获工学学士学位。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出任《民立报》主笔,呼号革命。参与创建中华民国,推选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民国始元,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德国入柏林农科大学,稍后兼任波鸿化学工厂工程师,于1915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16年回国,任军政府交通部部长及广州石井兵工厂部工程师, 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同年出任广西省长,次年遭“自治军”袭击,夫人彭文蟾中弹殒命,马君武随即通电辞去广西省长职务。
1924年,马君武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次年受冯玉祥、段祺瑞的邀请,随孙中山到北京商谈国是,又被北京工业大学聘为校长,还短期担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26年3月,段祺瑞政府枪杀和平请愿的学生,发生“三 ·一八惨案”,马君武为此愤而辞职,仍回大夏大学任校长。
1928年,应新桂系主政的广西当局邀请,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1932年兼任两广硫酸厂厂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马君武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任上。噩耗传出,惊动高层,学界震悼。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通过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持送挽幛祭奠,学术名流翁文灏、竺可桢、萨本栋及上海大夏大学等也都拍发唁电。
马君武是著名科学家,一生译著颇丰。主要有《物种起源》、《达尔文》、《民约论》、《弥勒约翰之说》、《税赋论》、《代数学》、《矿物学》等。
马君武还是诗人,著有《马君武诗稿》。他的诗,以鼓吹新学思潮和爱国主义为特色,总是洋溢着乐观、光明的基调。如民国初肇时,马君武写下《京华早春》抒发雄心壮志:“山深三月犹微雪,林密长宵觉峭寒。图籍纵横忽有得,神思起伏渺无端。百年以后谁雄长,万事当前只乐观。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于平地起波澜。”
(展厅入口处:马君武雕像)
前 言
创办于1928年的广西大学,至今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栉风沐雨、开拓奋进,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80载辛勤耕耘、薪火相传,南疆名庠承载着八桂父老的希冀和期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梧州蝴蝶山到桂林良丰,最终座落于首府南宁,广西大学几度迁徙,迭经变革。创办之初,马君武先生以“复兴中华、发达广西”、“培养建设广西所必需之人才”为宗旨,以实用科学为主,兴办理、工、农3科。今天,广西大学根植于八桂大地,以立足广西、服务社会为己任,发展为拥有9大学科门类,91个本科专业,18个一级学科、180个硕士学位点,1个一级学科、10个博士学位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办学层次齐全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自治区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几代人的探索奋斗,西大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息息相关。
一代又一代西大人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从这座科学殿堂走向四面八方。俊彦云集,英才辈出,他们谱写了广西大学辉煌的历史,形成和发扬光大了“勤恳朴诚”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培育了足以使后人为之自豪的“西大精神”: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今天的西大人,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昂扬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建设广西各族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再创广西大学新的辉煌。
历史沿革
省立广西大学(1928年.梧州)
省立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36年)→︱← 省立广西医学院(1936年)
︱→ 广西军医学校(1937年)
国立广西大学(1939年.桂林)
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 省立西江学院本科部(1951年)
华南师范学院 |
教育系 |
广西大学(院系调整1952——1953 ) |
土木系 |
武汉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
|
化学系、物理系、数学系 |
武汉大学、中南矿冶学院 |
|
南昌大学、武汉大学 |
外文系俄语组 |
|
机械系 |
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 |
|
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
中文、外文、史地、教育、师范专科 |
|
园艺系 |
华南农学院 |
|
中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 |
经济系、会计系、银行系 |
|
畜牧系 |
华中农学院 |
|
中南政法学院 |
法律系 |
|
兽医系 |
江西农学院、湖南农学院 |
|
华中师范学院、中南卫专 |
生物系 |
|
植保系 |
河南农学院 |
|
中南矿冶学院 |
矿冶系、电机系 |
|
|
|
|
华南工学院 |
化工系 |
|
|
|
︱
广西农学院(1952年.桂林)
广西农学院(1958年.南宁) 广西大学(1958年.南宁)
广西林学院(1958年)←︱ ︱←广西工学院、(1961年)
广西林学院(1975年)→︱ ︱←广西科技学院(1961年)
广西农业大学(1992年) ︱←广西工学院(1985年)
︱ ︱
广西大学(1997年)